蘭州,自古以來就是西北重鎮,戰略重地。歷代歷朝的統治者無不苦心經營之地。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國民黨控制的蘭州潛伏著一支中共情報小組。領導者叫王新潮,他的代號就叫「烈士」,他領導的情報組潛伏蘭州10餘年。這個代號意味著,這個組從成立開始就賦予了一種悲壯的色彩,即隨時準備犧牲。
他的蘭州組周旋於西北地區國民黨的軍、警、憲,特務之間,三部電台,源源不斷地將各類情報及時發出。
回看歷史檔案,這個情報小組的許多行動如同現在的動作諜戰片一般,從國民黨軍隊師部帶出絕密文件自由翻拍,為甩開特務從飛馳的汽車縱身跳下,潛伏者也沒有想到他身邊還有潛伏者一段傳奇往事。。。王新潮
王新潮,甘肅秦安人。
1931年,加入中共。(後一度失去聯繫)
1933年,入鄧寶珊部當兵,後升任該部一營一連連長。
1938年,在伍修權的介紹下,進入抗大二期學習半年。
1939年2月,王新潮回到蘭州,再度被「八辦」負責人伍修權賦予「潛伏」重任。
1942年,他擔任情報組領導人,掌握著三部電台。
1947年10月,王新潮身份暴露,躲過敵特追捕後,在奄奄一息中被人抬回了邊區。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後他任蘭州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長。
全面抗戰伊始,蘇聯航空志願隊和大批蘇聯援華物資經新疆運抵蘭州,再轉往各個戰場。一時間,蘭州成為大後方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為確保運輸物資車隊的安全和去向,掌握國民黨內部各派系對抗戰的態度,方便進一步溝通和協調,蘇聯政府專門在蘭州設立了外交、軍事代表處。為了加強和蘇聯的聯繫,中共把中共元老,精通俄語,並且和共產國際有深切聯繫的伍修權派到了蘭州,主持蘭州八辦的工作。
作為未雨綢繆布下的棋子,伍修權將自己推薦在延安抗大學習的王新潮調回蘭州。並由蘇聯駐蘭代表處安排,先去西安中央軍校第七分校受訓。
1940年王新潮回到了蘭州,在杜漢三(烈士,鄧寶珊部屬,1947年入黨,策反胡宗南部時,事泄被捕,西安解放前夕犧牲在獄中)的介紹下以鄧寶珊新一軍駐蘭辦事處上尉副官為掩護身份,開始了潛伏生涯,時任中共甘肅省工委聯共情報組組長。
許多人的記憶中,王新潮是一個聰明能幹、機智靈活的人。軍官班受訓結束後,校方組織學生集體加入國民黨,不加入顯然是不行的,加入的話王新潮又不願意。緊急關頭,他靈機一動,說:「我都是老黨員了,還加入什麼?」此後,再也沒有人和他提加入國民黨的事情了。
最初,他的直接領導人是俞鳴九(即肖項平,江西萍鄉人,中共國際情報系統的傳奇人物,曾任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副局長)。肖項平,又名肖炳實,俞鳴九。傳奇諜王
1940年夏天,中共情報高層將王新潮獨立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情報組,直接領導一部電台。
而一開始,王新潮就被授予了「烈士」作為自己情報發報代號,其含義是,如果被敵人逮捕,什麼也不能談,就以身殉職,成為真正的烈士。
王新潮經將電台設在中山路(原蘭州炭市街)。報務員李勇文(代號「羅拉」,長征老戰士),在炭市街開了一個紙煙鋪,以此作為聯絡地點。這部直屬中央的電台,在彼時屬於最高密級,中共內部其他渠道的隱蔽人員也無知曉。王新潮的電台
王新潮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俞鳴九搜集來的情報發走。直到1942年上半年,由於形勢惡化,俞鳴九身份暴露,被調到南方工作(事實上,俞鳴九即肖項平與蘇聯紅軍情報系統發生原則性矛盾,撤回延安未果,與中央失去了聯繫)。王新潮開始負責起整個蘭州情報系統的工作。
此時起,王新潮就有了2部電台。
1945年,他又多了1部電台。3部電台,第一台設在黃河北的廟灘子,第二台就是我們上面說的中山路李勇文的那部電台,第三台是備用電台,放在泥窩子(寧卧庄)王新潮的住所,解放前夕交給中共皋榆工委所屬金崖工委。
第一台的報務員是盧席珍,化名「羅殿元」。這部電台是在王新潮的領導下以代號「烈士」直接發報的。第二台報務員李勇文的公開職業是出售香煙的商販,以「羅拉」的代號向外發報。這部電台後來就設在蘭州東關鄧寶珊公館後院的樓上,具體由鄧寶珊家女佣人劉興蘭(地下黨員)負責保護,也有材料說,這部電台隱匿的具體位置是鄧公館的佛堂。
王新潮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周旋在軍警憲特之間,在酒局飯桌上獲取大量的情報。最為重要的情報是他通過四十八師參謀張曼西(王新潮軍官訓練班同學)等人獲取的,張曼西經常下午下班把文件從師部帶出來,讓王新潮晚上拍攝。
這些情報中有胡宗南嫡系組織鐵血救國團成員名單,湯恩伯放棄河南潰逃的情況,有胡宗南圍攻延安的情報。他還曾搞到了國民黨中統、軍統、憲兵三大情報系統在蘭州的分支機構活動情況。
說起來很有意思,解放後,鄧寶珊知道了王新潮把電台架設到他家的事情後,還埋怨把電台的事情沒有給他打招呼,說萬一出事了,就不好開脫了。
作為西北戰略要地,國共之間的爭鬥從未停歇過,國民黨特工機關對於中共情報組織的破壞從來是不惜餘力的。
1940年戴笠到蘭州布置偵緝。
1940年6月,中共甘肅工委被敵人破壞,羅雲鵬、李鐵輪、趙子明等被捕,蘭州的中共隱蔽組織幾近癱瘓。
作為最密級的單位,王新潮情報組成為了一支潛伏在蘭州的孤軍,形勢異常嚴峻,各種情報還是源源不斷地送了出去。
王新潮不時變換著自己的身份。據王新潮的女兒王立芳回憶,她小時候,王新潮經常變換著穿衣服,時而長袍馬褂,時而國民黨軍服,時而衣衫襤褸醉卧街頭。有一次,王新潮從外面回來,手和臉多處擦傷,走路一瘸一拐。王新潮說是喝醉摔傷了。解放後,家人才知道,他是為了甩開暗探,從飛馳的汽車上跳下摔傷的。
王新潮從來不照相,同時使用著好幾個名字,經常變更著使用,他不讓孩子稱他為父親,而叫王家爸。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實際上,正是這些細節後來成功幫助他擺脫敵人的追捕。
1941年,秦安豪紳王國璽向特務機關告密,王新潮曾在抗大學習過。王新潮引起了特務的關注。但由於身份(王新潮是鄧寶珊部駐蘭辦事處副官)和證據問題,國民黨特務機關有了忌諱,一直沒有動手。
1947年5月,甘肅工委派葛曼來到蘭州,準備恢復和發展蘭州中共隱蔽組織。王新潮在葛曼的建議下,將隱蔽在鄧寶珊公館內的電台轉移到黃河北的鹽場堡岸門街。為確保安全,王新潮把電台裝在皮包內提在手裡,上了羊皮筏子渡過了黃河。在隱蔽戰線上,王新潮「大膽心細,處變不驚」,一次次躲過敵人的追捕。
王新潮組發報時,經常變換地方,中山林、顏家溝、貢院巷、廟灘子等地是他們經常活動的地方。
國共之間的爭鬥日趨白熱化之時,在國統區國民黨特務追捕中共隱蔽人員也日甚一日,王新潮身份也面臨著隨時暴露的危險。為了確保王新潮的安全,中共情報系統為其安全,秘密配備了警衛人員,而這個安排,連王新潮本人都未告知。
王新潮的人力車夫李克雲,忠厚實在,人非常可靠。還經常隨口說一些有價值的情報。多次帶著王新潮躲開暗探的追蹤。王新潮對他非常感激,直到解放後,他才知道李克雲就是保護他的隱蔽戰線戰友。
1947年下半年,國民黨特工機構在北平破獲了中共情報組織,就是著名的「北平諜案」。隨著這個對中共華北、西北地區情報組織災難性的打擊,一張搜捕網從北平向西安、蘭州等地的各個秘密情報小組襲來。
1947年8月,中央情報部設在北平的電台被敵人破獲。敵特順著這些線索,發現蘭州也有電台。
1947年10月10日,保密局二處處長葉翔之親自率電檢科長來到蘭州。當晚,破獲了中央情報部蘭州情報站。蘭州情報站的公開身份是胡宗南的「西安西北通訊社蘭州分社」。
1947年10月11日拂曉,蘭州城內警笛大作,敵人終於動手了。在這次大搜捕中,蘭州城內甘肅工委另一小組的電台台長尹家明及其報務員和八九位情工同時被捕,損失電台一部。
王新潮憑著敏銳的感覺和自己的情報關係,察覺到了危險,當晚就在城外的寧卧庄住宿,等特務查清他在寧卧庄的門牌號時,他已經提前獲知了情報轉移了。王新潮並沒有撤走,而是在等上級進一步的命令。他沿著黃河岸邊進城,迅即通知所屬小組將電台轉移,又給他夫人交代了備用電台的埋藏地點。
等小組人員全部轉移了,上級命令也到了,讓他撤至延安。彼時,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已下了「漏匪王新潮,務緝究辦」的通緝令,在蘭州通往榆中、秦安、天水等地的主要路口懸賞通緝。王新潮晝伏夜行,翻山越嶺,沿路乞討,一個月後,奄奄一息的王新潮到了邊區邊上,被陳成義和竇志安抬到了隴東邊區的甘肅工委駐地元城子。
1948年,中共皋榆工委書記羅揚實派人帶著王新潮的條子,找到了他夫人陸友竹,從馬糞中取出了電台,被送到了榆中金崖。這部電台就是皋榆工委設在沈秀峰煙廠中的電台。王新潮小組潛伏蘭州十年,三部電台完好無損,小組十幾位成員只有冉莘一人被捕(冉莘受西北通訊社一案牽連被捕,後逃脫,前往延安)。
1949年8月26日,王新潮隨著解放蘭州的大軍回到了蘭州這座城市。成為首任蘭州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長,後歷任甘肅省司法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民盟甘肅省委副主任,政協甘肅省第一、二、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
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蘭州逝世。
時過境遷,歷史掩蓋了先輩們的光輝,他們的故事已經在塵埃之下,拭去灰礫,依然閃光。
他就是毋用改編的懸念諜戰劇,楔入國民黨蘭州近十年的中共暗子
蘭州,自古以來就是西北重鎮,戰略重地。歷代歷朝的統治者無不苦心經營之地。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國民黨控制的蘭州潛伏著一支中共情報小組。領導者叫王新潮,他的代號就叫「烈士」,他領導的情報組潛伏蘭州10餘年。這個代號意味著,這個組從成立開始就賦予了一種悲壯的色彩,即隨時準備犧牲。
他的蘭州組周旋於西北地區國民黨的軍、警、憲,特務之間,三部電台,源源不斷地將各類情報及時發出。
回看歷史檔案,這個情報小組的許多行動如同現在的動作諜戰片一般,從國民黨軍隊師部帶出絕密文件自由翻拍,為甩開特務從飛馳的汽車縱身跳下,潛伏者也沒有想到他身邊還有潛伏者一段傳奇往事。。。
王新潮
王新潮,甘肅秦安人。
1931年,加入中共。(後一度失去聯繫)
1933年,入鄧寶珊部當兵,後升任該部一營一連連長。
1938年,在伍修權的介紹下,進入抗大二期學習半年。
1939年2月,王新潮回到蘭州,再度被「八辦」負責人伍修權賦予「潛伏」重任。
1942年,他擔任情報組領導人,掌握著三部電台。
1947年10月,王新潮身份暴露,躲過敵特追捕後,在奄奄一息中被人抬回了邊區。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後他任蘭州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長。
全面抗戰伊始,蘇聯航空志願隊和大批蘇聯援華物資經新疆運抵蘭州,再轉往各個戰場。一時間,蘭州成為大後方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為確保運輸物資車隊的安全和去向,掌握國民黨內部各派系對抗戰的態度,方便進一步溝通和協調,蘇聯政府專門在蘭州設立了外交、軍事代表處。為了加強和蘇聯的聯繫,中共把中共元老,精通俄語,並且和共產國際有深切聯繫的伍修權派到了蘭州,主持蘭州八辦的工作。
作為未雨綢繆布下的棋子,伍修權將自己推薦在延安抗大學習的王新潮調回蘭州。並由蘇聯駐蘭代表處安排,先去西安中央軍校第七分校受訓。
1940年王新潮回到了蘭州,在杜漢三(烈士,鄧寶珊部屬,1947年入黨,策反胡宗南部時,事泄被捕,西安解放前夕犧牲在獄中)的介紹下以鄧寶珊新一軍駐蘭辦事處上尉副官為掩護身份,開始了潛伏生涯,時任中共甘肅省工委聯共情報組組長。
許多人的記憶中,王新潮是一個聰明能幹、機智靈活的人。軍官班受訓結束後,校方組織學生集體加入國民黨,不加入顯然是不行的,加入的話王新潮又不願意。緊急關頭,他靈機一動,說:「我都是老黨員了,還加入什麼?」此後,再也沒有人和他提加入國民黨的事情了。
最初,他的直接領導人是俞鳴九(即肖項平,江西萍鄉人,中共國際情報系統的傳奇人物,曾任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副局長)。
肖項平,又名肖炳實,俞鳴九。傳奇諜王
1940年夏天,中共情報高層將王新潮獨立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情報組,直接領導一部電台。
而一開始,王新潮就被授予了「烈士」作為自己情報發報代號,其含義是,如果被敵人逮捕,什麼也不能談,就以身殉職,成為真正的烈士。
王新潮經將電台設在中山路(原蘭州炭市街)。報務員李勇文(代號「羅拉」,長征老戰士),在炭市街開了一個紙煙鋪,以此作為聯絡地點。這部直屬中央的電台,在彼時屬於最高密級,中共內部其他渠道的隱蔽人員也無知曉。
王新潮的電台
王新潮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俞鳴九搜集來的情報發走。直到1942年上半年,由於形勢惡化,俞鳴九身份暴露,被調到南方工作(事實上,俞鳴九即肖項平與蘇聯紅軍情報系統發生原則性矛盾,撤回延安未果,與中央失去了聯繫)。王新潮開始負責起整個蘭州情報系統的工作。
此時起,王新潮就有了2部電台。
1945年,他又多了1部電台。3部電台,第一台設在黃河北的廟灘子,第二台就是我們上面說的中山路李勇文的那部電台,第三台是備用電台,放在泥窩子(寧卧庄)王新潮的住所,解放前夕交給中共皋榆工委所屬金崖工委。
第一台的報務員是盧席珍,化名「羅殿元」。這部電台是在王新潮的領導下以代號「烈士」直接發報的。第二台報務員李勇文的公開職業是出售香煙的商販,以「羅拉」的代號向外發報。這部電台後來就設在蘭州東關鄧寶珊公館後院的樓上,具體由鄧寶珊家女佣人劉興蘭(地下黨員)負責保護,也有材料說,這部電台隱匿的具體位置是鄧公館的佛堂。
王新潮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周旋在軍警憲特之間,在酒局飯桌上獲取大量的情報。最為重要的情報是他通過四十八師參謀張曼西(王新潮軍官訓練班同學)等人獲取的,張曼西經常下午下班把文件從師部帶出來,讓王新潮晚上拍攝。
這些情報中有胡宗南嫡系組織鐵血救國團成員名單,湯恩伯放棄河南潰逃的情況,有胡宗南圍攻延安的情報。他還曾搞到了國民黨中統、軍統、憲兵三大情報系統在蘭州的分支機構活動情況。
說起來很有意思,解放後,鄧寶珊知道了王新潮把電台架設到他家的事情後,還埋怨把電台的事情沒有給他打招呼,說萬一出事了,就不好開脫了。
作為西北戰略要地,國共之間的爭鬥從未停歇過,國民黨特工機關對於中共情報組織的破壞從來是不惜餘力的。
1940年戴笠到蘭州布置偵緝。
1940年6月,中共甘肅工委被敵人破壞,羅雲鵬、李鐵輪、趙子明等被捕,蘭州的中共隱蔽組織幾近癱瘓。
作為最密級的單位,王新潮情報組成為了一支潛伏在蘭州的孤軍,形勢異常嚴峻,各種情報還是源源不斷地送了出去。
王新潮不時變換著自己的身份。據王新潮的女兒王立芳回憶,她小時候,王新潮經常變換著穿衣服,時而長袍馬褂,時而國民黨軍服,時而衣衫襤褸醉卧街頭。有一次,王新潮從外面回來,手和臉多處擦傷,走路一瘸一拐。王新潮說是喝醉摔傷了。解放後,家人才知道,他是為了甩開暗探,從飛馳的汽車上跳下摔傷的。
王新潮從來不照相,同時使用著好幾個名字,經常變更著使用,他不讓孩子稱他為父親,而叫王家爸。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實際上,正是這些細節後來成功幫助他擺脫敵人的追捕。
1941年,秦安豪紳王國璽向特務機關告密,王新潮曾在抗大學習過。王新潮引起了特務的關注。但由於身份(王新潮是鄧寶珊部駐蘭辦事處副官)和證據問題,國民黨特務機關有了忌諱,一直沒有動手。
1947年5月,甘肅工委派葛曼來到蘭州,準備恢復和發展蘭州中共隱蔽組織。王新潮在葛曼的建議下,將隱蔽在鄧寶珊公館內的電台轉移到黃河北的鹽場堡岸門街。為確保安全,王新潮把電台裝在皮包內提在手裡,上了羊皮筏子渡過了黃河。在隱蔽戰線上,王新潮「大膽心細,處變不驚」,一次次躲過敵人的追捕。
王新潮組發報時,經常變換地方,中山林、顏家溝、貢院巷、廟灘子等地是他們經常活動的地方。
國共之間的爭鬥日趨白熱化之時,在國統區國民黨特務追捕中共隱蔽人員也日甚一日,王新潮身份也面臨著隨時暴露的危險。為了確保王新潮的安全,中共情報系統為其安全,秘密配備了警衛人員,而這個安排,連王新潮本人都未告知。
王新潮的人力車夫李克雲,忠厚實在,人非常可靠。還經常隨口說一些有價值的情報。多次帶著王新潮躲開暗探的追蹤。王新潮對他非常感激,直到解放後,他才知道李克雲就是保護他的隱蔽戰線戰友。
1947年下半年,國民黨特工機構在北平破獲了中共情報組織,就是著名的「北平諜案」。隨著這個對中共華北、西北地區情報組織災難性的打擊,一張搜捕網從北平向西安、蘭州等地的各個秘密情報小組襲來。
1947年8月,中央情報部設在北平的電台被敵人破獲。敵特順著這些線索,發現蘭州也有電台。
1947年10月10日,保密局二處處長葉翔之親自率電檢科長來到蘭州。當晚,破獲了中央情報部蘭州情報站。蘭州情報站的公開身份是胡宗南的「西安西北通訊社蘭州分社」。
1947年10月11日拂曉,蘭州城內警笛大作,敵人終於動手了。在這次大搜捕中,蘭州城內甘肅工委另一小組的電台台長尹家明及其報務員和八九位情工同時被捕,損失電台一部。
王新潮憑著敏銳的感覺和自己的情報關係,察覺到了危險,當晚就在城外的寧卧庄住宿,等特務查清他在寧卧庄的門牌號時,他已經提前獲知了情報轉移了。王新潮並沒有撤走,而是在等上級進一步的命令。他沿著黃河岸邊進城,迅即通知所屬小組將電台轉移,又給他夫人交代了備用電台的埋藏地點。
等小組人員全部轉移了,上級命令也到了,讓他撤至延安。彼時,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已下了「漏匪王新潮,務緝究辦」的通緝令,在蘭州通往榆中、秦安、天水等地的主要路口懸賞通緝。王新潮晝伏夜行,翻山越嶺,沿路乞討,一個月後,奄奄一息的王新潮到了邊區邊上,被陳成義和竇志安抬到了隴東邊區的甘肅工委駐地元城子。
1948年,中共皋榆工委書記羅揚實派人帶著王新潮的條子,找到了他夫人陸友竹,從馬糞中取出了電台,被送到了榆中金崖。這部電台就是皋榆工委設在沈秀峰煙廠中的電台。王新潮小組潛伏蘭州十年,三部電台完好無損,小組十幾位成員只有冉莘一人被捕(冉莘受西北通訊社一案牽連被捕,後逃脫,前往延安)。
1949年8月26日,王新潮隨著解放蘭州的大軍回到了蘭州這座城市。成為首任蘭州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長,後歷任甘肅省司法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民盟甘肅省委副主任,政協甘肅省第一、二、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
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蘭州逝世。
時過境遷,歷史掩蓋了先輩們的光輝,他們的故事已經在塵埃之下,拭去灰礫,依然閃光。